联防联动有“考核” 群防群治有“奖励”
2014-12-09 10:52:20
官渡探索社区警务新模式
联防联动有“考核” 群防群治有“奖励”
记 者 永光华
通讯员 白 洁
近日,在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矣六派出所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人们惊奇地发现,各村民小组领导与往常有些不太一样。大家仔细一看,发现他们的胳膊上都戴上了“红袖套”。转眼间,各村民小组领导都当上了义务联防队员。
群防群治有“通报”
矣六派出所地处新螺蛳湾的繁华地段,辖区有3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7多人、流动人口达到5万,辖区还有大型的物流公司。随着人流、物流的不断增加,辖区社会治安非常复杂,盗抢案件时有发生。
在摸索社区警务工作中,矣六派出所领导班子意识到,所有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秩序的因素都来自社区。因此,民警的服务对象、保护目标都要转移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才能和群众充分接触,密切合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对此,所长王湖林将原来的4名社区民警增加到8名,将原来的治安联防队员全部更换,统一由各社区村民小组领导担任治安联防队员,统一由派出所配发联防队员服装,配发防身、防爆等自卫装备。同时,实行社区民警带班制,每天上午9时,各治安巡逻队要及时向所里上报夜间巡逻情况,晚8时上报白天巡逻情况。所领导在每天上午9时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各社区领导、治安巡逻队通报当天的治安情况。
联防联动有“考核”
联防队重新组建后,在各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经常进行巡逻。平日里梳理一下流动人口、管一管出租房屋,撕撕小广告、讲讲生活小常识。群众家里有谁要办个户口什么的,他们也能帮上点忙,工作开展得有模有样,也让派出所尝到了“以小家管大家”、“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甜头。
同时,派出所领导还深入到各社区指导工作,修改社区民警工作职责,先后建立了社区民警巡逻带班制度、联防队员工作职责、联防队员考核制度、联防队员奖惩办法等制度。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群众一起制定村规民约,从制度和保障方面完善了社区治安防范管控工作。
由于治安联防队员都是村领导和治安积极分子,他们责任心强、法律意识高、在社区里有比较高的威望。联防队为群众确实干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实现了社区对出租房、工地、工棚、商铺、厂房等场所流动人口的全面管控。
群防群治有“奖励”
近日的一天晚上,治安巡逻队在二角村巡逻时,发现两名盗贼在盗窃一辆电动车,巡逻队员立即用对讲机请求援助。两名盗贼见状慌忙逃窜,联防队员兵分两路追捕,一名盗贼被围进了一条小巷。眼看前面无路可逃了,盗贼拔出身上的水果刀,威胁治安巡逻队员不要上前。
面对盗贼的水果刀,一名队员不顾个人安危,猛扑过去。在被盗贼连砍两刀的情况下,坚持与盗贼搏斗,待派出所巡逻民警及其他队员赶到后将盗贼制服。事后,派出所和社区领导分别到医院看望和慰问这名受伤的联防队员,并予以通报表扬。按照联防队员奖惩办法规定,派出所和社区给这位联防队员分别送去了2000元和1000的奖励金。
为了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联防队在巡逻护村之余主动担负起照料独居老人及留守儿童的责任,而且还担任派出所的信息员和联络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广泛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及时向派出所汇报。在派出所民警和联防队的管理下,在矣六树立起一面旗帜,社会治安得到了有效控制,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角村的普先生感慨地说:“现在的联防队,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守护神。自从有了他们,我们村里安静多了,小偷小摸不见了,希望他们能继续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