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玩手机是否应该入刑
2014-12-09 10:54:54
驾车玩手机是否应该入刑
南涧县公安局 张泽文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指出,现在驾驶机动车时玩弄手机或手持终端的现象很严重,这种“盲驾”行为比醉驾和毒驾更具危险性,建议将此类行为入刑以降低驾驶风险。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安全重于泰山,驾车时玩手机比醉驾更具有危险性,当然应该入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连玩手机这种小事都入刑未免小题大做了,而且开车时手机玩多长时间算犯罪、又该如何取证,很难界定。
我的观点是不应该入刑。
驾车玩手机确实十分危险,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端不负责的行为。轻则伤其筋骨,重则车毁人亡,倾家荡产,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财产,甚至于会给社会带来恐慌,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驾驶员驾车能否玩手机?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第二节第六十二条第三款明文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驾驶行为之一的,一次扣2分”。那么,为什么驾车玩手机现象已泛滥成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究其原因,暴露监管不力的短板,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章不纠,执法不严。当然更重要的是驾车人道路交通安全法意识淡漠,习惯成为自然,我行我素,把法律规定置之度外,形同虚设,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混乱局面。
如果驾车玩手机需要入刑,首先是要修改《刑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程序比较复杂。再好的法律法规如不认真监督落实,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还不如没有。只要把已规定的法律用好用足,就可以制止驾车玩手机的行为了;其次是涉及面太广,不但机动车驾车人玩手机,自行车,电动车、电瓶观光车等非机动车驾驶人都在玩手机。如果入刑的话,要有几亿人受到刑事处罚,有点法不责众。可能有些家庭三分之二或全部人员都是入刑人员。这不但不能维护法律尊严,反而会给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再次是罪与非罪难以界定,获取证据困难,拨接电话多长时间、几次为犯罪?还是依以前规定的发现一次扣2分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是如果打击面过宽,公、检、法人力资源和监管场所有限,无法承担驾车玩手机者入刑的系统工程。
如何杜绝驾车玩手机的丑陋恶习?笔者认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政法机关的领导要敢于担当,尽快提高广大人民群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使开车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开车的观念深入人心;把整治驾车玩手机与正常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同部署、同督察、同考核、同奖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的严打整治驾车玩手机的专项行动,现驾车拨接电话或玩手机一起,严格查处一起,坚决制止驾车玩手机的不文明行为,让驾车人养成在驾车时不敢玩、不想玩、不能玩手机的职业道德习惯。
四是相关立法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驾驶非机动车玩手机的情况,尽快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驾驶非机动车玩手机的法制规章来,以此弥补驾驶非机动车玩手机的法律空白和打击盲区。否则会出现驾驶机动车玩手机有法可依,得到打击处理,而驾驶非机动车玩手机无法可依而泛滥成灾的局面。
总之,驾车时玩手机入刑有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之嫌。驾车玩手机虽然危害极大,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要比驾车玩手机本身更加严重。平常忽视教育管理,不做深入细致工作,待问题成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问失败原因,而采取极端、简单、粗暴的办法推卸责任,把全部责任归结在人民群众身上。这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点,也符合共产党人的做事风格。总言之,驾车玩手机入刑不符合现有的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