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为了红土地的安宁
2014-12-09 11:07:47
杨富:为了红土地的安宁
通讯员 李家华
29岁的牟定县公安局共和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富,是个彝家小伙子。从警7年来,他一直扎根在基层派出所,汗水洒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以言行朴实、作风务实、扎实工作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内涵。因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社区民警。
“社区民警做的大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有的还是隐秘战线上的工作,但这些又是派出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社区民警的工作做好了,同样会促进整体工作向前发展。”现在,杨富说起社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这些特殊行业的业主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社区工作不仅仅是要近距离的防范犯罪,更重要的是把防范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中。”这是杨富长期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得出的体会和感受。
在村里,他根据治安动态,适时组织村(居)委会干部及村(居)民代表开展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宣传,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街道,他广建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和警民联络员,形成了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在社区,他充分依靠群众,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安全防范;在单位,他通过“警情通报”、“民警提示”等方式,指导单位和群众加强防范,形成了人人维护秩序、人人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
杨富的同事介绍,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只要有群众向杨富咨询或反映问题,他都认真接待解答。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他在社区搞调查访问或办理暂住人员登记时,群众都能积极支持并主动协助。
共和派出所岗位责任制中有明确规定,社区民警每周深入社区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30小时,每月走访调查不得少于80户居民。然而对杨富来说,30和80这两个数字仅是一个下限,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尽管所内工作纷繁复杂,但他坚持每天都到自己的辖区走走看看,哪怕只是与社区干部、村民聊聊天、拉拉家常,他也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
他坚持从群众细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起。在社区访查中,他了解到69岁的王菊兰老人因长年与儿媳关系不和,与儿子分居,平时靠捡垃圾为生。于是,他放弃休假日,多次和社区干部一同找老人的儿媳做工作,最终王菊兰老人的子女将老人接回了家中。
他常说:“群众是我工作的根基,是我最得力的耳朵和眼睛。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是社区民警的职责”。正因如此,他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好评和信赖,更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积极向他提供案件线索,破获了一批重大刑事案件,查处了一批治安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