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诈骗手段出现 网购消费需当心
2014-12-16 11:02:42
新型诈骗手段出现 网购消费需当心
记者 永光华
网购方式在越来越火的同时,一种新型电话诱骗手段也浮出了水面,犯罪分子利用网购可能出现的商品缺货、系统升级等问题直接诱骗消费者,令不少网民在缺少心理防备的情况下泄露银行卡重要信息,被犯罪分子盗刷银行卡。经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经侦大队统计,近段时间以来,因网购被诈骗立案侦查的就有20多件。
罪犯以利相诱 网购上当受骗
前不久,张小姐来到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报称,她在网上购买一瓶化妆品,刚把钱存入购物账号后,就接到一个中年男人打来的电话,说刚才的存款未成功,要求按照指定的方法进行操作退款。之后张小姐收到该男子发过来的网址要求进行链接,张小姐按照要求,上网完成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时隔2个小时后,张小姐又把银行短信验证码告诉了该名男子。随后张小姐感觉不对劲,到银行一查,才发觉自己卡上的钱已被划走9500元。
警方剖析网购诈骗手法
警方通过对张小姐等网购诈骗案进行分析,发现这是手段较为新颖的淘宝购物支付诈骗的案件。骗子首先通过盗取受害者的淘宝或支付宝账户,随时可以关注买家的购物动态,一旦发现买家出现购物付款,骗子就会在买家购物付款的条目备注栏中填上“账号异常,需要退回货款,请输入银行卡信息进行验证”等字样。然后,骗子就拨打买家电话,谎称自己是支付宝客服,说买家的支付宝账户存在风险,付款未成功,要求买家打开自己的支付宝记录进行查看,并要求其按照退款记录备注栏中的格式填写银行卡信息。由于淘宝、支付宝同一账户可以在多个地方同时登录,故当买家输入信息确定后,骗子只要在自己的电脑端刷新一下就轻松获取了买家的银行卡信息。
接着,骗子就通过买家提交的银行卡信息进行网上购物或消费,当骗子用买家的银行卡确认付款时,扣费系统会向买家的银行卡或信用卡发送一条含验证码的扣费短信。这时候,骗子就再次拨打买家电话,称刚才的短信系支付宝系统所发,要求买家将验证短信输入备注栏中,这样,一旦买家将验证码输进去了,就等于帮骗子成功支付了。
保护个人信息是预防受骗的关键
梳理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骗子最终得逞的关键,还是在于掌握被骗用户的信息。因此,保护好个人信息,尤其是与网上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等相关的信息,是预防受骗的关键。对于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购物或交易的用户来说,当购物体验与往常有些不同的时候,请务必提高警惕,谨慎操作。记者总结了一些防骗方法,对网购爱好者将会起到一定的防骗作用。
第一,仔细查看卖家的信誉。有信誉的商家是安全购物的重要保障,网购者在下单前一定要考察商家,从信誉度、销售量、消费者评价等多个方面逐项考察。一般来说,知名电商的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都是有保障的。如果是在淘宝上购物,不仅要查看卖家的信誉,核对地址和对应的固定电话是否齐全,还要查对方的手机、座机号码归属地是否与地址一致。
第二,注意商品信息。消费者在网购时要提高维权意识和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妨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网购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信息是否齐全,如有没有标准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食品是否有激光防伪标志等。
在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产品的功能、尺寸,最好在多家网站将同一型号商品进行详细比较,避免商家夸大功能、虚假宣传。
在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一定要看其他购买者的评价,看是不是有商家自己拍的商品图,有没有商品细节图,以避免商家从其他地方截图传递不真实的商品信息。
第三,谨慎转换付款方式。当你接到所购商品没有完成付款、需要更换付款方式的电话时,就要当心了,现在很多网上诈骗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
由于各种网上平台支付方式不同,有些是银行直接支付,有些是提供货到付款,消费者一定要在熟悉各种支付功能的基础上再进行支付。如果在网络购物时突然发生不能交易的情况,最好先中断支付,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后再操作。在网银或支付宝里不要存太多的钱,设置的密码级别要高。如果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网络聊天记录和图片,以便于警方收集线索。
还需要注意的是,用支付宝担保交易时,要确保联系的人和付款交易的人是同一个,否则容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