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强警生力军 民警素质大熔炉
2014-12-16 11:07:39
科教强警生力军 民警素质大熔炉
记 者 永光华 通讯员 张 彪
当前,高等教育培训正面临着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云南警官学院不等不靠,敢为人先,大力弘扬“忠诚、责任、奉献”的校训精神,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了独家特色,云南警官学院培养的政治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公安专业人才,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今年为公安机关培训了70期、7000人,无论是培训期数还是培训人数都实现了历史大跨越。
加强领导职责
云南警官学院党委将在职民警培训当做重要任务来抓,并坚持在职民警培训与学历教育和外警培训协调发展,每逢重点班次都要上院长办公室研究讨论、制定切实措施。书记、院长备课,亲自给学员授课,每周工作列会都要上会讲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布署院属有关部门优先保障、协调配合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
选配专兼职教官
云南警官学院现有教职工482人。教官当中有一大批是在全省公安系统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刑事技术专家、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刑事侦查和警务实战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应现代民警培训教学需要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官队伍。他们紧紧围绕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和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开发培训专题, 探索培训教学方法,稳步提高民警培训教学质量,为实现培训学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办出精品 办出品牌
云南警官学院自昆明火车站3·01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针对全省公安队伍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实战培训课时,新增警务战术、警务技能、反恐组织训练等课程,培训中,云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杜敏到国防大学、北京大学邀请教授来为学员授课。在培训教学方式上,实行“课堂+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交流互动法、参观考察法相结合,提高培训教学效果。同时,采用民主测评的方式来检验授课老师的授课水平,上完一课,测评一课,触动了授课老师备课的积极性,使今年的教育培训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24小时跟班管理
几年来,云南警官学院不断完善培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培训工作日益规范化,取得了四年无安全事故的好成绩。
在长期的民警培训管理、组织和服务中,云南警官学院警察教育训练处针对民警培训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民警培训需要、高效能的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不断促进民警培训的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在职民警培训警务化管理规定》、《班委会职责》、《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警培训管理、教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中,教育训练处负责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综合协调,保证培训工作的方向性、调训的计划性、培训教学的实效性、培训管理的科学性;每期培训都要落实各地区代表人负责制,实行班主任、班长24小时跟班管理制度,实行学员培训来回接送制,24小时请销假制度,不断强化学员自我管理意识,使学员一日生活制度进入了规范化管理渠道,取得了四年无安全事故的好成绩。
截至目前,云南警官学院已经成为公安部禁毒警察训练基地、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训练基地、公安部警务保障培训基地、东南亚警察训练基地、全国新任市县公安局长政委培训学校、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培训基地、云南省公安民警综合训练基地、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云南省公安厅中级警官训练中心、云南毒品问题研究基地。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第十、十一、十二批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