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情怀植心中
2014-12-16 11:11:15
爱民情怀植心中
通讯员 张义秀
今年以来,保山市公安机关引导和教育广大民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保山警界涌现出了一批真心为民的好民警。
何仲锴:心系农民工兄弟
今年11月,一封寄给保山市公安局局长的群众来信,揭开了一个保山好警察的故事。
11月1日,保山某公路项目部的一个施工队在多次讨要工程款无果后,邀约20多人到项目部理论,双方情绪异常激动。就在即将兵戎相见时,保山市公安工贸园区分局民警何仲锴和同事赶至现场,第一时间制止了这场械斗。事件平息后,何仲锴并没有就此罢手,当晚带领民警赶到施工队住所和项目部,分别了解事件背景、矛盾症结所在。
当他们走进施工队租住的房内,一个叫李平义的农民工谈及遭遇落下了眼泪:因为家里急需钱给儿子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才到这里打工,他们平时吃萝卜汤、睡木门板、盖薄棉被,好不容易等到工程结束,现在却连一分钱也拿不到。何仲锴被深深触动,他坐在农民工兄弟间耐心地做着疏导,渐渐打消了民工们上访、阻工的念头。
安抚好民工情绪后,他又赶到项目部,向项目部负责人了解情况。“调解这类纠纷,最难的地方,就是让双方平静地坐下来。”何仲锴感慨,通过五天的耐心调解和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56名民工兄弟领到了工钱。当李平义领到工资后,激动地握着何仲锴的手道谢:“我回去就带儿子去手术,我要让儿子长大也当警察。”
张黎:小巡逻变大解救
5月1日,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保龙高速公路管理大队民警张黎和两名同事驾车在高速路上巡逻,发现一名男子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走在高速路上很危险,必须马上让他离开。”
张黎将车子慢慢靠近男子,发现此人像是一名流浪汉。在张黎耐心询问下,男子泣不成声地哭诉了自己的遭遇。原来,男子系禄丰县村民,2012年在昆明火车站被人骗至德宏州某黑砖厂打工,期间受尽黑砖厂老板虐待和毒打,未拿到一分工钱,还被打断了左腿。他于今年2月份逃了出来,步行两个多月才走到保山,靠在路上拾荒度日,现在已经几天没吃饭了。
张黎问他为什么选择走高速路?他说害怕再次被砖厂抓回去。听完他的讲述,张黎决定帮男子回家。她和同事驱车将男子送往大保高速板桥补员站,为他买来食物,并在补员站为其购买了回家的车票。
5月2日上午,一个从禄丰县打来的电话在保龙大队响起,来电者正是被救男子。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安全到家了,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谢谢你们!”
杨自文:工友们的“贴心人”
杨自文是腾冲县公安局曲石派出所社区民警,今年内就收到群众送来的4面锦旗。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7月11日,一女子为讨薪爬上正在建造中的18层楼外的脚手架上,欲跳楼自杀。杨自文和同事赶到现场,发现女子情绪异常激动。杨自文二话没说,就一个人悄悄爬了上去,发现女子冒了很多汗,双手湿滑,体力透支,随时可能滑落。
杨自文对女子说:“你的难处我管定了,我一定帮你解决。”说时迟、那时快,杨自文一把抱住女子,死死抓住了她,在同事的帮助下将这名怀有身孕的女子救下。随后,杨自文经过走访调查得知,女子马世菊和丈夫李忠才于去年11月承包了该镇雅居乐花园建设的水电工程,因双方对工程量及单价有争议,一直没领到工钱。
杨自文安抚好马世菊夫妻的情绪后,多次找到公司负责人,推心置腹地说:“公司欠马世菊夫妻的工程款拖到什么时候都得付,可万一马世菊下次真的跳楼死亡,除去经济赔偿,对公司声誉将产生恶劣影响。”
3天后,马世菊夫妻成功讨回了86万元工钱。就在夫妻二人感恩致谢时,公司负责人也被杨自文深深折服,聘请他为公司的法律顾问和安全顾问,杨自文欣然同意。如今,杨自文常常深入生产企业上法制课,讲安全知识,成了工友们的“贴心人”。
李国相:老百姓的好朋友
李国相是保山市公安局派驻腾冲县荷花镇尖山村的新农村指导员,尖山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驻村后,李国相坚持走路进村入户,他说:“坐在车里,或骑摩托车,速度是快了,力气也省了,可与百姓的距离就远了。”
他沿途了解村情村貌,与放羊的村民聊聊,与种地的老农拉拉家常,他向村民承诺:“我来到这里,就把自己当村里人了。要项目我不行,但我可以用法律专长为大家服务。”在了解到村里因“户户通”安装工作没有技术员落实时,他就自学安装技术,主动参加培训,挨家挨户地给大家安装调试。百姓的电视通了,他也成了大家的好朋友。
4月16日晚饭后,村民李安中匆匆找到李国相,说他的堂妹夫在昆明建筑工地帮人刮瓷时掉下摔死,想请他同去昆明提供法律帮助,他当即答应,并随家属连夜赶往昆明。双方谈判开始后,李国相准确地提出死者的赔偿数额、标准及法律依据。公司找来企业法律顾问咨询后,发现李国相所提的要求、依据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很快达成了赔偿死者家属87万元的协议。
获得赔偿款后,死者家属多次要塞给李国相“误工费”,但都被他拒绝了。
杨德忠:孤寡老人的“好亲戚”
今年55岁的杨德忠是警界名人,他的百姓故事特别多。8月,杨德忠警务室落户白塔社区后,主动找他说事的人多了。看到大家说的事一件件都落实了,大家对他深信不疑,“有啥事找老杨”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言。
9月22日,一位村民走进他办公室,气冲冲地说:“老杨,听说你为民办事,今天我就带你去看一个老人的生活。”他们来到一个空心砖搭成的窝棚,屋里塞满了垃圾,桌上摆着几瓶发霉的牛奶,床上乱堆着潮湿冰冷的烂棉絮。
在向社区居民了解情况后老杨得知,老人叫赵锡春,无儿无女,以前一直和姐姐生活。姐姐去世后两个侄儿变卖了房产和土地,将她赶了出来。老杨非常气愤,找来两个侄儿,要求侄儿们给老人修建房屋,保障生活需求,不然老杨就会代老人向法院起诉解决。最终,侄儿同意为老人修缮房屋,并照顾生活需求。为了给老人一个安定的住所,老杨协调了住建、电力等部门,为老人特事特办,选址建房、通水通电。
如今,老杨每周都会到老人家里看看,给赵大妈置办物品、劈柴煮饭、换灯送衣,老人的生活一天天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