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铁路老公安讲述云南铁路的百年变迁(三)
2014-12-16 15:04:02
大地印痕(之三)
听铁路老公安讲述云南铁路的百年变迁
记者 张念炜 陈克东通讯员 徐 红
(警方周刊2014.4.22)
1910年3月的一声汽笛,划过天空,宣告滇越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北起云南昆明,南抵越南海防,全长854公里的铁路,开启了她风云激荡的岁月。
多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滇越铁路穿越的百年轨迹,那过往的百年历史,是在轮轨与枕木相激之中、是在悲鸣与铿锵的抗争之中滚滚前行的。
悲壮的工程
1898年11月,一个中文名字叫方苏雅的法国大使带了几个勘测人员,由广西到云南考察滇越路线,他从海防的红河逆流而上,经13天到蛮耗,之后改走陆路,骑马、坐轿,又用了13天到达昆明。
“其实,早在19世纪末,法国未获取建筑铁路权之前,就曾先后8次到云南勘测线路。
昆明铁路局开远铁路公安局纪委书记黄庆介绍,法国议会早在1898年12月25日通过了修建滇越铁路的法令,给予印度支那总督府以修建和经营云南铁路的“特许权”。
当时,中法两国并没有正式签订修建滇越铁路的协约,但法属印支总督杜梅已经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巴黎伊士公特银行、推广法国工商银行、工总银行等签订了《海防云南府铁路合同》,将修建滇越铁路滇段的修路权转让给这些财团。
虽然遭到大众的强烈反对,中法两国还是在1903年10月29日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法国获得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
10万华工魂
“这是一条很不寻常的铁路,传说修筑中国境内一段时,历尽千辛万苦,每铺一英里轨道就有一名中国苦力丧生。”这是埃德加·斯诺在他的作品《南行漫记》中的一段叙述。
滇越铁路云南段460多公里的山峦、河流、峡谷间,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660万立方米,修筑桥梁3422座,计5万米;隧道172座,1.78万米。
据统计,经30万劳工7年多的千辛万苦,到通车时死亡华工10万多人。1910年3月31日,滇越铁路全线正式运行。
滇越铁路云南段跨越昆明、玉溪、红河3个地州的12个县市,共有大小车站55个。这条铁路为适应山道、河流,陡坡而设计为轨距一米,比准轨铁路窄,俗称窄轨铁路。
大地的记忆
“滇越铁路修通后,大量的国外产品从云南涌入中国,‘洋火’、‘洋油’、‘洋布’这些说法,在民间也使用了很久。在当时,这些新鲜事物,让闭塞落后的云南人民逐步了解了国外工业文化的先进。”
黄庆介绍:“滇越铁路的建设,是云南农耕文化和工业文明的碰撞。通过滇越铁路,昆明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直接联系,实现对接,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极大地影响了这座城市。”
现在,随着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滇越铁路原有的传统运营功能已逐渐废弃,目前基本只有货运列车在运营,客运列车仅保留了20多公里。
随着昆明到河口的电气化铁路泛亚铁路东线的修建,昆明到蒙自的高速铁路即将通车。
虽然滇越铁路的客货运能力已经被代替,但是,滇越铁路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年它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虽然其修筑原因是法国的侵略,但它也同时带来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滇越铁路的特等车站碧色寨,现在仍留有大量原汁原味的法式建筑;横跨两座高山而修建的钢结构铁路桥“人字桥”,其施工难度在当时堪与埃菲尔铁塔媲美……
一个世纪的辉煌过去了,所有的繁华和喧嚣逐渐淡去。但是,还有一些记忆是无法抹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