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铁路老公安讲述云南铁路的百年变迁(六)
2014-12-16 15:10:42
大地印痕(之六)
听铁路老公安讲述云南铁路的百年变迁
记 者 张念炜 吴敏昆 通讯员 徐 红
(警方周刊2014.6.17)
与大山为友,默默地在逶迤苍翠的深山里行走了18年;
与孤独为伴,静静地在百年滇越米轨铁路桥上巡走了18年;
“人在桥在,与桥共存”是他的誓言,他用忠诚守护着一段中国铁路的历史和百年米轨情怀。身患严重类风湿、痛风,手脚关节严重变形,胃病、结石、高血压、直肠炎等疾病缠绕上身,18年的病魔抗战换来了百年滇越米轨铁路“人字桥”的平安。
他,就是昆明铁路公安局开远公安处芷村派出所昆河(滇越)铁路要害“人字桥”看守民警王开林。
百年米轨的守卫者
“蛇形的铁路,船形的火车,英雄的司机,无畏的旅客”,是对滇越铁路的真实描写。云南十八怪里“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快”,说的也就是这条铁路。
滇越铁路1910年1月30日正式通车运营,至今已有10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2005年1月24日客运全部停运,货物运输逐年减少,这条铁路已逐渐失去了昔日繁忙。
说到滇越铁路,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铁路建设史上堪称奇迹的人字桥。
人字桥是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的,位于滇越铁路353公里处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江五家寨村,横跨于南溪河上,连接在两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之间,地势险峻。大桥用人字形钢架架起横跨两崖的桥梁,形如人字,所以得名人字桥。由于人字桥所处的地理特殊位置,假如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字桥自诞生之日起,百年来一直都有军队、民兵或警察驻守。现在,守卫它的是开远铁路公安处芷村车站派出所的民警王开林和15名“人字桥看守队”的保安队员,每天24小时精心守护着这座百年钢桥。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严冬,他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出色的工作,让他多次获得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他是我们的苗王”
在蒙自县城西南角的新寨水库边的一条积水横流的小巷子里,我们见到了已经退休的王开林。
多年的深山守护,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痛风。尽管退休后休养两年了,王开林的双手十指依然疙疙瘩瘩,手指都伸不直。但是,一提到“人字桥”时,王开林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1996年,44岁的王开林欣然接受组织让他接管人字桥看守队的命令。
这是一支全部由当地苗寨村民组成,平均年龄不到28岁、总人数15人的年轻队伍。刚接管时,由于队员工资低、伙食差、生活枯燥,铁路一旦发生塌方、断线,几天吃不上菜是常见的事,队伍士气低落。王开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坚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他看到了人字桥除了偏僻的另一面——丰富的水资源。
于是,他带领队员就地取材,将山上的泉水引到住处,挖出荒地里的石头砌成水池,又买来水管拉上;解决了吃水问题之后,他又组织大家开垦荒地种水果、蔬菜和农作物。他们建起了猪圈,垒起了鸡舍,围起了羊棚,并在山脚底砌起了鱼塘。随后,他将申请到的2000元钱,购买了鸡、猪、鱼、羊和果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人字桥看守队凝聚力不断增强,猪羊满圈,鸡鸭成群,果树满山。
2002年,由于米轨铁路年代久远、线路逐渐老化,加之雨季塌方落石频繁,出于安全考虑,上级决定米轨线上大部分客车停运。没有外出的路,大山深处人们的出行就成了一个难题。磨石寨的村民古某是当地有名的刺头,他在村里说:“我家里炸药、导火索都有,不给我们坐火车,我们就炸铁路。”此事引起了王开林的高度重视,会说苗语的他多次找到古某,向他讲明客车停开原因。通过王开林耐心细致的劝说,古某终于表示支持铁路工作,交出了炸药,并将一个孩子送到看守队守桥。
这样的故事,对在人字桥一待就是18年的老王来说,还有很多、很多……当地群众说:“自从老王来了,我们的日子就和谐了,他就是我们苗家寨的苗王。”
“绝不让人字桥少一颗螺丝钉”
人字桥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多变。
从2007年开始,王开林的手脚关节处出现了严重浮肿,就连走路都十分困难。饱受病痛折磨的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边工作边吃中草药保守治疗。2008年5月,王开林突然昏倒在岗位上,被确诊为急性胃出血,但病情还没好转,他又执意回到了岗位上。
“人字桥既然交给我管,我就要对桥和人负责。人老了有点病是正常的,况且病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治好的,要是工作出了差错就无法弥补了。只要我在,就决不让人字桥少一颗螺丝钉。”王开林用这样一句话,向领导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18年来,王开林始终以军事化的管理,规范着队员的行为。每天清晨,队员们在王开林的带领下晨跑、训练礼仪、队列和擒敌拳等;饭前一首歌,饭后一小结,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是王开林来到人字桥看守点18年来必做的功课。而每天巡视人字桥8次的习惯,他们维持了18年。人字桥的结构和它的每一个部件,王开林都了然于胸,尤其是大桥底端的四个基座更是王开林每天检查的重点,因为它维系着整个大桥的稳定。
“我最想听到的是,到我百年以后,人家说当时有个老王在那里守这个桥,没有少过一颗螺丝钉。这样,我就满足了。”这是王开林在2009年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的所言。
“只要我还能动,就一直想着回去桥上看看。”说到看守了18年的人字桥,王开林的眼里还满是眷恋,“现在还经常做梦,每次都梦见自己走在桥上,每次都感觉得到火车经过时大桥的轻微起伏和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