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华秋实谱华章

    2014-12-30 11:21:53

春华秋实谱华章

——2014年云南公安工作巡礼

记者 鹿晋芸

2014年,云南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时不我待的大无畏气概,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在打击违法犯罪、严防暴恐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战绩。

 

反恐防暴 铸剑南天

昆明“3·01”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民警持枪、PTU作战单元、反恐处突、屯警街面都成了社会上的热词,昆明市各级公安机关的反恐演习接连不断,实弹射击训练首次覆盖到全体持枪民警身上,从普通民警到局长全部上街巡逻,最大限度屯警街面。

其他州市公安机关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逻防控工作,曲靖市公安机关组建了17个武装处突单元,按常态化、重点型、加强型三个等级布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行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常态化,保持高压震慑态势。红河州公安机关全面提升了社会面安全防范等级,全州共配备24PTU作战单元警务处突车和武器装备,投入各市县城区街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楚雄州公安机关特别开通了尾数为111的专用电话,当判明警情为持枪杀人、抢劫及爆炸、劫持等暴力恐怖事件时,将直接通过111下达指令,安排公安机关相关警种共同出警处置。文山州公安机关在全州设置固定和临时卡点14个,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盘查,还建立完善公安、边防、解放军的反恐协作机制,严密管边控边。

为了提高公安机关的反恐实战水平,德宏州公安机关开展了“霹雳行动”,针对刀斧砍杀、驾车冲撞、爆炸、劫持等暴力恐怖袭击预设情景,从实战角度出发进行合成演练。怒江州公安机关也举行反恐防暴处突综合演练,有效检验了公安机关反恐应急处置专业力量应对当前可能发生的暴恐事件的能力。

 

专项整治 守护平安

红河州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和操控黄赌毒及侵蚀农村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同时对事关民生与群众利益的“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适时开展针对性强的区域性专项打击整治,提升打团伙、打系列、端窝点、追赃物的实战能力水平,全力维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文山州公安机关也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涉枪涉爆等系列专项活动,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全州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0388起,破3481起,破案数比去年上升57.8%;抓获犯人1360人;解救被拐妇女儿童51人。

大理州公安机关创新举措,在摩托车、电动车上安装具有异常事件报警、车辆定位、历史轨迹回放等多项功能的“行车卫士”车辆防盗定位终端,并利用“行车卫士”定位追踪功能,成功打掉盗窃摩托车、电动车团伙2个,捣毁收赃窝点1个,缴获被盗电动车18辆、山地自行车40辆、电动车电机18个。

迪庆州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缉枪治爆、扫黄打赌等专项行动,收缴枪支250支、炸药5400公斤、管制刀具81把,查处涉黄案件18起、涉赌案件6起。

 

禁毒会战 净化家园

在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中,保山市公安机关突出禁毒除源、公开查缉、专案侦查、打零收戒、禁吸戒毒、预防教育六项工作,深化毒品问题重点整治、“边境狩猎”、禁毒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共查破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案件3328起,其中万克大案59起。

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在禁毒人民战争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勐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在警民携手防毒构建禁毒格局下,那些昔日的“毒瘤村”变成了今天的“新农村”、“试点村”、“无毒村”。目前,勐海县已经创建无毒村寨416个,将禁毒工作成果转化成了人民群众切实拥有的实惠。

临沧市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缅甸禁毒执法部门的联系和协调,推进罂粟替代种植示范项目建设,巩固和深化罂粟替代种植成果。巩固和深化禁毒“千人布网”和“万人工程”建设,禁毒工作绩效持续排名全省前列。

 

警务改革 服务民生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曲靖市网上公安局于61日正式上线运行,并推出手机版。网上公安局强力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预审、网上预约等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构建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业务咨询、投诉举报、网上报警、警民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上公安综合性办事服务平台。

玉溪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坚持实行“户政E网办证厅”户籍窗口24小时预约,并开通急用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护照、往来港澳台证件及签注申请表“三表合一”,单独签发赴港澳台通行证等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并针对群众特殊紧急需要,在非工作时间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趋势,保山市公安机关充分借助网络手段,建立“三微”大厅,依托官方微博、微信、微视和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平台等,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举报投诉和问题咨询等。

丽江市公安机关将民情恳谈、座谈交流等传统形式和微博、QQ110报警服务台、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相结合,主动接受群众评议监督,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孤寡、伤残、特困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困难,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全省唯一一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平安丽江”正式开通。这套系统极大地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抢险救援 彰显豪情

8·03”地震发生后,昭通市公安机关是抗震救灾工作中付出最多、牺牲最大、受伤最严重的一支队伍。涌现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的所长夏大猛,抱孩奔跑的协警哥撒闯,保通战线上的“拼命三郎”古永熙,痛失亲人仍坚守救灾一线的宣传民警莫大钢,以王鸿、王江涛父子为代表的“父子兵”,以李昌盛、周红梅为代表警察“夫妻岗”等先进个人;龙头山帐篷派出所、龙头山交警中队、巧家县公安局新店派出所等先进集体。昭通市公安机关的感人事迹,为公安机关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鲁甸抗震救灾公安英雄群体荣获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

107日,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普洱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指挥调度,交通管控、抢险救援、巡逻防控、后勤保障,救援警力被分成多个小组全力开展灾区救援和治安维护。通宵加班、24小时待命、以泡面充饥、带病作战,这些都是救援民警在灾区现场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景谷灾区道路、通信、供电、供水在较短时间内基本畅通,灾区社会治安秩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