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智勇英才 铸忠诚警魂
2015-01-13 11:09:45
育智勇英才 铸忠诚警魂
——2014年云南警官学院工作巡礼
记者 张念炜 通讯员 赵 勇
“这次培训理念提升、内容适用、招式管用,很有针对性,作为一线公安局长,感悟很深。”在云南警官学院组织的全省县级公安局长大比武活动中,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局长张亚明说,“对于一线公安局长来说,平时工作的确很忙,但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希望警官学院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培训。”2014年,云南警官学院围绕建设现代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夯实办学基础,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肯定和支持。
回眸: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云南警官学院是云南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省属公安院校中第一个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院校。在实际教学中,这所警察大学和其他高校有所不同。对学生的政治性、纪律性要求很严,要求学生树立政治、忠诚、警务、纪律意识,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
云南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宝教授开门见山地说,在服务公安工作中,每逢重大节日、会议和敏感节点,云南警官学院的学生们都会主动参与安保工作。“在2014年的春节、两会和政府举办的大型会议中,学院的数千名学生参与了安保工作。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实战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学院的学子们还远赴深圳、德宏、迪庆等地公安部门实习,不但学以致用,还得到了实习所在地公安机关的一致好评。”
在学院建设中,一直坚持规范化、正规化的管理理念。“队伍的管理非常重要。队伍成员既是公务员、教师,同时还是一名警察,三重身份决定着这支队伍的特殊性,决定着队伍的素养要高于其他高校队伍。这些年来,学院在队伍建设中,从未出现重大人员违规事件。”
郭宝介绍,在队伍建设中,除了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还坚持党委班子团结、和谐、干事、清廉;坚持党委班子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坚持党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在这三项措施的带动下,学院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真正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
2014年,仅在在职民警培训方面,学院就完成了85期7225人的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培训规模创历史新高,为公安事业输送了大批急需人才。同时,学院坚持服务公安工作和援外战略,积极开展外警培训工作,服务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重要战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全年共完成10期208人的外警培训,内容涉及禁毒执法、缉毒技术、毒品预防与戒毒技术、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警务合作法律与机制、打击国际假币犯罪、警察法律制度等。
创新:科研成果服务实战需要
在教学科研方面,学院率先提出了按照现代警察大学的标准来建设。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很多专业走在了全国公安院校前列。
“2014年,学院推进了本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推进了学科专业建设,申报反恐怖、国内安全保卫两个本科专业,率先在全国省属公安院校中取得了留学生招生资质,提升了办学层次和发展空间;推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了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了教学大练兵听课专项活动,落实了干部教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和素质进一步优化。”
云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杜敏介绍,经过完善科研机构,提升层次水平,科研特色和优势得到保持。2014年,学院致力于争取高级别课题、出高水平成果、获高层次表彰奖励、成果转化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共申报科研项目110项,获准立项20项,立项经费创新高;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省高校科技基金项目1项;科研项目结项20项。
“同时,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156篇;37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各1项;举办了甲基苯丙胺合成模式关键物质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会;103人次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提交学术会议论文49篇,101人进入省部级项目评审专家库,在项目评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展望:国际化办学指日可待
“2014年,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杜敏介绍,2015年,学院将紧扣立德树人、依法治校的根本任务,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正规化办学思路,坚持责任为先和敢于担当,坚持建设现代警察大学的目标自信、道路自信、实践自信。
“着力在攻坚克难、突破瓶颈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上下功夫;着力在彰显办学特点、强化公安学科专业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在落实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在落实师资培养规划、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师资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育人环境上下功夫。提高‘五个着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警察大学的进程。”
“我们未来的发展,是要将云南警官学院打造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警察大学。学院要走得远,必须和国际接轨,必须走国际化办学的路子。”
郭宝说:“创新思维、独辟稳进;打牢基础、锁定目标;抓准特色、打造亮点;提升水平、最大效应。这32个字,将成为学院下一步工作的理念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