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平昆:派出所的“贤内助”老百姓的贴心人
2015-01-13 11:14:09
吕平昆:派出所的“贤内助”老百姓的贴心人
记 者 张念炜 通讯员 杨 勇
从巡逻民警到内勤民警,从“马路哨兵”到派出所的“贤内助”。一路走来,他与战火硝烟无缘,和刀光剑影擦身而过。他掌握全所动态,他在战友身后默默奉献,他不仅为群众服务,还要为民警服务。
他是民警的贴心大哥、派出所的“好管家”和“贤内助”,他就是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龙泉派出所勤务指挥室负责人吕平昆。
奉献在繁琐的工作中
“吕队长,水机没水了。”“平昆,可以报账了吗?”“平昆,巡逻车该修修了。”“平昆,过几天市局要来检查台账。”“平昆,去做几块展板……”
走进龙泉派出所,经常可以听到领导和民警呼喊吕平昆的名字,也经常看到他一路小跑,忙得不可开交。同事们戏称:“所长和教导员不在,大家仍可安心工作;但要是吕平昆不在所上,大家心里就都没底了。”
对于一个2011年新成立的派出所来说,需要料理和完善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在新派出所“三队一室”建设中,吕平昆协助所领导班子加强派出所社区中队专职化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把社区警务建成社会管理的第一平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加强了派出所刑侦中队专业化建设,着力提升打击犯罪能力水平。派出所本着在实战中练兵的思想,不断提升刑侦民警的业务能力。加强了派出所治安中队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查处治安案件能力水平。另外,他还加强了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枢纽”建设,着力提升派出所综合作战能力。
吕平昆带领指挥室全体民警,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类文件、材料撰写及信息上报,积极做好各时期的工作情况调研、汇报,全面了解掌握社会动态,认真撰写派出所考核办法,为所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派出所政令、警令畅通。
50多公斤台账凝结心血
台账管理、资料收集、电子文档、网上比对在逃人员,打击处理人员登记等,每天只要有民警出警,吕平昆就要对台账进行更新。面对每天的几十本台账,他常常白天出警、深入基层、完善户籍资料,了解社情民意;晚上“入警”,健全各类台账及档案管理,将大量繁琐的内勤工作归档就位,既熟悉了辖区人口情况及治安动态,也为侦查破案、抓捕逃犯提供了保证。
在近年来的各类专项行动中,吕平昆充分利用系统办公、办案,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及网上作战能力,并探索总结出暂住人口登记的科学比对方法,为派出所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成立派出所那一天开始,4年来,吕平昆共拟写上报政工简讯254期、拟写上报业务方面材料1000余篇,拟写上报计划、实施方案50余篇,报送每日警情2500余份。同时,上报抓获犯罪嫌疑人月报表和报警情况统计月报表100份。
派出所是一个微型的“公安局”,党建工作、群众路线教育、队伍建设和刑侦、治安、户籍、消防安全及新闻宣传工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等都是派出所工作的组成部分。每一项工作都要制作方案、组织实施,进行记录和总结,同时制作台账迎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在吕平昆的办公桌上,可以看到整齐摆放着10余种工作台账。如果将这些台账叠起来,有160公分,重量有50多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
最贴近的勤务民警
从事的虽是勤务工作,但吕平昆经常深入辖区,了解情况,体察民情,获取第一手信息。
4年来,他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坚持做到“四必访”,即案件高发地必访、外来人口集散地必访、特殊人群居住地必访、节假日贫困群众家中必访。
在工作中,他结合辖区北部客运站治安复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面的防控工作。一面加大巡逻力度,一面建议所领导与居委会协调,组成一支治安巡逻队,轮流对辖区特别是案件高发地段进行巡逻防范,有效预防了案件的发生。
勤务工作涉及面广,户籍工作也是其中一项。为此,吕平昆经常走进办证室,与户籍民警一起为群众办理户口,答疑解惑。2012年9月,一位外地妇女再婚嫁到昆明,她来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在相关材料不全的情况下,她坚决要求立即落户。吕平昆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解户口政策和相关规定,并帮助她把相关材料收集全。几天后,他把办好的户口送到妇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