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资源整合带来新变化

    2015-01-13 11:19:17

云龙资源整合带来新变化

本报讯(通讯员 李闯骅)2014年,云龙县公安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警务资源有效整合、基础工作全面覆盖、派出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目标,采取“党政支持、规范管理、分类实施、分工协作”等措施,全面推动基层警务资源整合工作“落地生根”。

为进一步支持公安基层改革工作,云龙县在11个乡镇成立交警中队、消防中队,由副所长兼任交警中队长,由一名所领导兼任消防中队长,新招聘40名交通协管员,60名消防文员充实到派出所,全面履行辖区交通、消防管理工作职责。

此外,充分结合各派出所实际情况,遵循“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将11个派出所划分为三个类型,分类逐步进行改革。重点是精细化乡镇的整合,把漕涧、功果桥两个辖区人口多、维稳压力大的乡镇派出所作为云龙县公安局警务机制改革的重点,在县公安局统一指挥下,紧密联系辖区治安和工作实际细化方案,全面整合派出所、交警中队、消防中队职能,统筹用好警力、经费、装备、办公场所等警务资源,建立健全由所长统一领导,全面履行辖区内治安、交通、消防管理职能的工作格局,并对县城镇分工化整合。维持诺邓派出所、诺邓交警中队现有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变,由诺邓派出所交警中队主要负责城区交通秩序维护和辖区交通安全宣传等基础性工作,诺邓镇辖区内的交通事故由交警大队事故组负责处理,形成“中队抓日常,大队抓重大”的工作格局,同时把农村乡镇捆绑式整合。对偏远乡镇就近捆绑,如:漕涧派出所交警中队在履行漕涧镇交通管理工作职责的同时,负责民建乡境内按一般程序处理以上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民建派出所交警中队配合。形成临近的“大乡镇支持小乡镇,小乡镇配合大乡镇”的共赢格局。

在基层警务资源整合分类实施的基础上,还明确派出所、交警中队、消防中队职能职责,从“指挥、运行、考核”三大环节入手,将警务工作运行机制从原来的“以纵向为主”改变为“以横向为主”,同时注重条块之间的分工协作,达到“1+1+13”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