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集民力撑起平安伞
2015-01-20 11:52:27
施甸集民力撑起平安伞
通讯员 何光毅
施甸县公安局甸阳派出所所辖甸阳镇有14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0240人,现有民警27人、辅警20人。按照建制镇派出所要求达30人和按不低于1:2标准配备辅警要求,派出所仍然存在警力不足问题,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集社会力量,创民生警务,破解“警力不足”难题。
医院警务室缓解医患矛盾
当地青年杨某送醉酒朋友到医院就医,医生开好处方后因两人未带钱,医生婉拒打针。杨某要求先给朋友打针,医生解释按医院规定要先交费。杨某与医生争执,警务室民警及时调处,医生及时给醉酒者打针,杨也电话叫朋友把钱送到医院收费室。
赵某与李某在歌厅互殴,赵某用酒瓶戳伤李某。李某住院后,先期押金用完后,医院多次催促李某续费未果,民警对赵某的行为依法处理,并及时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处工作。最终,赵某赔偿李某20余万元,李某也及时付清院方医药费。
甸阳派出所围绕“党政领导、公安为主、部门参与、公司筹资、警民共建”主导思想,全力维护辖区稳定工作。针对医患纠纷突出问题,派出所积极与县医院协调,由医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医院警务室,并努力加强矛排工作,改善医患关系。目前,类似纠纷医院警务室共化解5起,极大缓解了医患矛盾。
提前介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2014年,一名打工者为了拿到施工受伤时的后续治疗费用,在某房地产公司工地爬上30多米高的施工塔吊,称公司如果不给他支付转院医疗费用6万元,便从塔顶上跳下。民警与相关部门及时处置,成功将其安全劝下。经调解,施工方老板当日将赵某转院至保山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待赵某病情痊愈后再作进一步调处。目前,赵某情绪稳定。
针对县城在建项目多、劳资纠纷多的实际,甸阳派出所邀请信访、建设、劳动等职能部门提前介入,督促投资方落实工程款发放公告制度,提供务工人员工资账户,及时筹款支付农民工工资。同时,积极协调“茶马古镇”及甸河湾两家房地产公司自愿出资20余万元,并招录辅警人员负责房地产公司治安防范、信息采集等工作。目前,共采集基础信息64297条,还依托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这一平台,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手段,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7起,矛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流动人人口难管的实情,甸阳派出所发挥施甸县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平台作用,整合综治、民政、计生、社保、工商等部门力量,落实施甸县社会信息采集实施意见,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4次,共清查出租户1100余户,核查流动人口5000余人,采集社会信息近40万条。通过社会信息,破获各类案件18起,营造了和谐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协调发展。
民生警务换来群众满意
兰溪苑是施甸县最大的居民小区,有1113户3000多人,警情频发、纠纷突出,曾发生1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被保山市公安局列为2012年度挂牌督办重点整治的治安混乱区域。
对此,甸阳派出所在施甸兰溪苑小区开展警务共同体建设服务项目,在警务室24小时开展法律咨询、车驾管业务代、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管理、保险营销服务,每周一次开展义诊活动,最大限度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共组织小区开展法律咨询32次、义务诊疗4次,接受居民委托办理业务34次。
警务共同体成立一年来,未发生刑事、治安案件。现在,小区住户住着放心安心舒心,业主的安全感和居住舒适度大幅提升,群众满意率从20%上升至90%。兰溪苑住户李光锁说:“2012年1月文武物业接管后,派出所在小区建立警务室,近1年来没听说过小区内东西丢失情况,现在住在小区很安全。”
同时,派出所在办证窗口推出“一把椅子相让,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人心,一句温馨祝福送人心,一件小事感人心”举措,为辖区内外群众提供各类服务341人次,帮助解决疑难户口52户;积极协调民政部门解决低保、救济等问题,为困难群众解决办证费用18人次,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低保问题4人,协调救济资金5.7万元,救助群众27户118人。
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打破了“孤军作战”僵局,初步形成全民参与创平安格局,积民力托起了辖区平安,努力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安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借民力撑起了一把平安伞。2014年,派出所查处刑事、治安案件分别达100起、533起;2013年12月被省公安厅推荐上报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14年1月被保山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