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鹏:永远做“阳光少年”
2015-01-27 12:26:12
金 鹏:永远做“阳光少年”
记者 张念炜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一定是富有和权力,而是你是否不求回报,努力去追寻梦想,在不经意间感染着身边的人。”这是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应急值守科副科长金鹏的观点。随着公安工作需求的变化,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已成为全省公安机关的指挥调度总枢纽、总指挥室。除24小时值外,还承担着大量业务工作。金鹏用端正踏实的作风、积极乐观的心态、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了接处警民警的阳光形象。因为他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大家都叫他“阳光少年”。
“机器式”的优秀值班长
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是全厅为数不多的必须24小时全程在岗值守的部门之一,民警分为5个班轮流值守,一个主班加副班要在岗连续工作32小时。
如果值班时遇到重特大案事件发生,就要果断决策,立即转移工作重心,及时调整和分配工作任务。面对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和接踵而至的信息,金鹏迅速分工,大家各自埋头工作。在完成手头工作时,他还要督促协调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之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各级领导批示指示、上级机关工作部署要求及各类协调联络事项,重大案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就这么开始了。
在值班日,作为值班长的他要接几十个电话,处理上百条信息,阅读上万字的材料在楼道里东奔西跑地报送材料和协调工作,忙的时候,一直要工作到深夜。其他民警睡了,他还要审核当日材料编报和信息分发情况、检查当天的工作、准备次日的交办事项,他总是最早来、最晚睡。跟他一个班的民受他感染,觉得工作虽多,但在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完成了。
“钉子式”的勤奋副科长
110接处警规范的修订是重点工作。金鹏主动与科长沟通交流,谋划科里的工作,看科长忙不过来时经常主动分担,保证科内工作的高效运转。
对自己牵头的工作,他会翻出笔记本,对照完成时限向民警督促询问进展情况。科里的民警开玩笑说,他就是个“钉子科长”,天天盯着大家不放。
遇到有些工作需要赶进度,他与同事们一起干,开展大量的上传下达、协调联络、日常材料的收集编报等工作。他大量搜集各种资料,对云南边境地区的情况他比自己的家乡还熟,大到城市、小到乡镇,他都了如指掌。除了这些,还要撰写大量的材料,一年下来要拟写请示、批复等文书上百件。因此,金鹏被同事笑称为“批复小王子”。
“师长式”的阳光少年
在新同志们眼中,他是个富有耐心、诲人不倦的“金老师”。平时,他总是面带笑容,热爱运动,热爱生活,闲暇时会与中心的兄弟们去参加运动或是小酌一口,是单位的阳光少年。
在厅指挥中心,每周1到2天的时间处理业务工作确实很紧张,完成一项,又来一项,就像工厂流水线,你停下来,工作就会越积越多。有刚分来的年轻民警适应不了,思想有波动,都会向他诉苦发牢骚。他总是耐心开导他们,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去感染他们。他们问:“你为何不累,还那么乐观?”他淡淡地说:“人生就是这样,你越想着累,就越累,你不多想,也就轻松了。”时间一长,再消极的人态度也积极了。
重大急难任务大家一起干,具体工作放心交给同志干,新任务、新工作手把手教民警干,领导的批评却自己担,把责任和风险尽量往自己身上扛。这,就是他,一个阳光好老师。
“闪电式”的不合格父亲
昆明“3·01”案件发生时,金鹏刚好是副班。下午结束两天的工作后回到家里,准备按约定带3岁的女儿去游乐场。这时,单位的电话来了……他满怀内疚地对女儿说:“爸爸有重要的事,今天不去了,周末再带你去个更好玩的地方。”
他这一去又是一个通宵,次日后面的民警顶上来时,他已连续工作了近40小时,回家倒头睡到第二天清晨……醒来,他马上想到:案件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得赶紧到单位听候安排,中心的其他民警肯定也是一夜没睡,得赶紧顶上。一溜烟的功夫,他又奔向了单位……持续一个月的专案工作,辛苦而充实,那段时间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他显得更加消瘦了。
“想想2014年,陪女儿的日子屈指可数,几乎每天回到家女儿都睡了,早晨女儿还没醒我就得走了。休息时,单位一个电话又走了。在女儿眼里,我就像一道闪电,来了,却又要走。”金鹏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选择把对女儿的思念和内疚,埋藏心底,只期望有一天让女儿能为自己的父亲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