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示社会的本质方可突破公安文学藩篱

    2015-03-10 11:30:02

揭示社会的本质方可突破公安文学藩篱

石屏县公安局 石天祥

大部分公安作家,或者说公安写作者都认为,自己没有跳出公安文学既有藩篱,创作出好的作品,是因为专业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我们在办案,在处理一些日常俗事。没有时间就是我们的劣势。

可是,在我来看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有文学性的故事。可以说,我们的故事是独特的,我们故事里的情节是精彩的,人物是有特点的。

公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门类,当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过分地拘泥于真实,没有将公安工作放在广大的社会背景里来考察,没有将公安工作当成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来表现,从而使作品变成一种行业内的文学,难以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二是因为写作者大多是公安系统中的人,往往局限于表现公安工作范围的事情,不敢展示人民警察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不太敢把笔触深入到警察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塑造出来的人物多英模色彩而少烟火气息。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专业作家而言,公安作家的创作观念是落后的,或者说是有局限性的。往往习惯于主题先行,文以载道,把我们认为的那些拥有正能量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英雄,并且通过我们的行为向读者输出一种价值观,所以,在这种创作观念下诞生的主人公是没有体温的。

公安文学其实来自于公安工作和生活,我们要从公安工作和生活中提炼公安文学的素材,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公安文学就是写人民警察的那些事,我们应该有所突破。

公安文学作品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不是展示犯罪的过程,而是要塑造人物形象,我们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一个个人民警察形象,也要描述有血有肉的一个个的犯罪嫌疑人的形象,而这些完全靠想象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认为,文学创作容易出现的弊病大致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实践经历,一个是缺少认知和判断。而人民警察在不断创造工作业绩的同时,为各个行当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所以,作为一个公安作家,或者说公安文学作者,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对社会新的现象应该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隐私问题、法律问题,它涉及了很多人性最基本的问题。这样,才可以在新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塑造出新的形象,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鲜活的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来。

公安体裁文学作品的义务不仅仅是反映公安工作的表象,而是要通过作品直击人的心灵,揭示社会的本质,写出警察和犯罪嫌疑人的生存状态,写出人性的弱点和误区,也只有这样,公安文学才能突破既有的藩篱,从而达到纯文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