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板”走进百姓心
2015-03-24 11:59:15
“铁脚板”走进百姓心
记 者 张念炜 通讯员 张大磊
昆明市公安局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大渔派出所改变工作方式,扑下身子,扎根村子,以心交心,用心架起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密切了警民关系。
70岁老奶奶喊抓贼
近日,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乡海晏村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在群众以及一位70多岁老奶奶的配合下,仅用10分钟时间就将走投无路的犯罪嫌疑人舒某擒获。
几年前,在大渔乡,警民关系跌至冰点,不要说协助警方抓贼,警方甚至连村民的院落都进不了。看见警察进村,家家户户闭门谢客。
2010年11月,在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担任刑侦大队大队长的张强被派往大渔派出所担任所长,和他一起到任的还有教导员钱红生。面对警民关系跌至冰点的局面,如何迅速转变角色,如何打开工作局面,这些现实问题摆在了新一届所领导班子面前。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思想去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交流要‘用心多于用脑,用诚意多于用技巧,用情多于用法。”几年来,张强坚持用这样的思路做群众工作,警民关系一点点回暖。
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
记者在大渔乡采访时,见到几位民警正为一位老大妈家修缮漏雨的屋顶和破损的大门,他们就是大渔派出所的张强和民警们。张强说:“扑下身子,扎根村子,以心交心,用心架起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这是派出所确定的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
在大渔镇的几名村民服刑期间,所领导带领民警经常到他们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杨某是张强带队抓捕的,在其服刑的次年春节前夕,管教干部通知他说有人来看他。当他来到会见室时,完全没有想到,看他的人竟是大渔派出所所长张强和教导员钱红生。张强告诉他家里老人生活很安康,让他安心服刑,争取立功减刑,杨某感动得热泪盈眶。
就这样,怀着一颗亲民爱民之心,所领导带领民警,当起“铁脚板”,跑遍了辖区里的村村户户,进千家门、认千家人,知千家情、解千家难,逐渐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认可,解开了群众心中的疙瘩。如今,走进大渔乡,处处呈现出“警民和谐一家亲”的温暖画面。
点点滴滴温暖群众心
解决群众难题,调解邻里矛盾,服务困难人群……几年来,大渔派出所的民警坚持用真情办好每个案子,做好每件事情,点点滴滴温暖了群众,化解了矛盾,换得了一方的平安。
在大渔派出所的集体户籍上,有个16岁少年的名字,他是大渔乡石城村李某的儿子。16年来,少年杨阳(化名)一直未落户口,没有身份。而今,杨阳即将考大学,如果不是这个特殊的户籍,杨阳的父亲估计至今还在为了孩子读书的问题奔波。
18年前,杨阳的母亲生下他4个月后便离家再也没有回来。因为是非婚生子女,孩子的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多年来,杨阳的父亲一直找政府相关部门,希望解决孩子落户的问题,但都没有结果。直到2011年底,儿子即将面临中考,户口问题成为了孩子求学路上的一道坎,心急如焚的李某找到了派出所的民警。派出所领导和社区民警多次到街道、社区做工作,并努力寻找相关依据。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杨阳父子进行了亲子鉴定,证明杨阳确属李某的儿子。张强在请示后,最终决定将孩子的户口落在派出所的集体户上,切实解决了李某悬在心上十多年的大问题。
为老百姓敞开药口袋
过去,民间流传着云南十八怪:鸡蛋串着卖、草帽当锅盖……如今,大渔镇的百姓却传送着新的“云南十八怪”:警察把血压器往百姓手上戴,你说怪不怪,警察也会给老百姓敞开药口袋……这是大渔派出所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去年3月,公安部“关爱民警健康基层行活动”慰问组来到大渔派出所,张强所长向慰问组特别申请了10台血压计。随后,这10台血压计成了民警走村入户必带的“法宝”。无论是民警下社区还是领导访村寨,他们都会随身携带着血压计。走到哪量到哪,天天与村民沟通交流,自然掌握了村里的动态,一旦发现矛盾纠纷就可以及时化解了。
如今,在大渔的村社街道,时常都可以看到村民排队量血压的特殊场景。“大妈,你的血压到临界点了,最近饮食要注意了,过几天再来复查一下。”民警为村民量血压,大河居委会的袁大妈十分高兴地说;“你们真是对我们太好了,我姑娘都想不起要定期给我做个体检。”
在民警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从“斗地主”、“麻将室”里走出来,参与到派出所组织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称为护村队员。如今,大渔乡的治安越来越好,小偷小摸、打架闹事案件少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