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茅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2015-03-24 13:55:01

思茅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通讯员 余季丰

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城北派出所结合辖区“城郊结合部、重点部位多、防控战线长、视频监控少”的实际,树立“技防不足人防跟进,人防技防互为补充”理念,创推“六化”防控措施互为补充模式,积极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辖区2014年全年发刑事案件案394起,发案率同比下降11.3%

 

 

紧扣防控盲区,细分防控阵地“网格化”

结合辖区实际,推行基础巡逻、重点巡逻、加强巡逻“三个层次”一体化的巡逻防控模式。基础巡逻以派出所民警为骨干,协警为辅助,群防力量为补充,岗亭固点,车辆巡线,步巡保面;重点巡逻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特别是上放学人流高峰时段)划定线路,分片、分段包干巡逻防控;加强巡逻在重大节日、敏感节点和重要时期,优化警力部署,加强对主要道路、党政机关、重点要害部位巡逻,最大限度屯警街面。

 

紧扣民力资源,推动防控力量“社会化”

指导辖区建立治保会6个,治保小组45个,共186人,调解组织517人,帮教小组518人。积极挖掘民力资源和依靠力量,指导村民小组建立护村巡逻队,派出所抽调警力指导和参与护村巡逻队在案件高发时期、敏感节点和重点时段开展巡逻防范。指导辖区87家内部单位建立内部保卫组织87306人,推进保安派员15120人;建立护校队1160人。

 

紧扣治安状况,实现防控等级“区别化”

对辖区保卫组织健全的单位、小区、行业场所治安情况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确定相应的防控级别,组织内部保卫组织和保安员开展巡逻,一类区域为经常发生治安案件的区域,1小时一巡逻;二类区域为偶尔发生治安案件的区域,6小时一巡逻;三类区域为一年治安案件零发生的区域,12小时一巡逻。通过区别巡防,确保有效的警力部署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防控工作有的放矢。

 

紧扣措施落实,强化防控工作“责任化”

将辖区划分为8个责任区。在8个责任区内建立龙山、林公商、行政中心、茶马古镇、思亭路、市委党校6个固定警务点,一个警务点覆盖600米以内的治安警情。由社区警务室牵头,推动行业场所落实主体责任。对辖区48家宾馆酒店、22家茶室、4家美容美发店、4KTV歌厅、7家网吧、2个民爆存放点、7家采石场、1家铅锌矿采选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与业主、从业人员签订治安责任书,增强经营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源头筑牢防线。

 

紧扣科技手段,提升防控手段“信息化”

针对辖区面积大、街巷繁多复杂的情况,在辖区安装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探头48个,专门招聘3名协警开展24小时不间断的视频巡逻巡查,弥补人力巡逻的空当。同时,城北派出所监控分中心加强与分局监控中心信息互通,按需调整监控角度,避免监控范围重复覆盖,以最优效果掌握街面治安动态,并通过对讲机系统与分局110指挥中心、各巡逻点保持通信畅通,形成联动网络。

 

紧扣严打整治,提升防控效果“高效化”

积极开展“打黄赌,铲源头”、百城禁毒会战、冬季破案会战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提升防控实效。2014年,共立刑事案件394起(自立245起),自破134起,破案率54.6%;发现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174起,查处1173起,查处率99.91%,打击处理违法人员41人。通过严打整治,辖区形成稳定、祥和的良好氛围。